桐梓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地处桐梓县城蟠龙大道,2014年11月整体搬迁至现址,是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县75万人民群众的医疗救治任务,是省内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帮扶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帮扶医院。2019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全国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500家之一。
医院现有建筑面积47944平方米,在建第二住院部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建成后建筑面积11.39万平方米。拥有编制床位499张,总开放床位700张,开设27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16个行政职能科室。医院现有职工921人,其中在编人员688人,招聘人员233人,执业(助理)医师307人,注册护士422人,临床营养师5人,工程技术人员9人,高级职称97人,中级职称338人,硕士研究生10人,引进高级人才15人。具备全面覆盖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为桐梓县及周边地区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医院现有县级专科能力建设项目5个(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麻醉手术科、泌尿外科), 省级重点专科2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骨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立项项目1个(儿科),建有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胸痛、防治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是职业病、高血压、心衰、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中心;是影像、心电、病理、检验等远程会诊中心;是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服务中心;是终末期肾病、急性心梗、脑梗、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医保定点救治机构,是全国“县域慢病管理中心”,搭建了远程病理、心电平台,启动县域“心电一张网”建设,不断提高全县居民健康素质。
医院拥有飞利浦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两台、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检测仪、彩超等现代化诊疗设备以及DSA、关节镜、C臂、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支气管镜、血透仪、呼吸机、麻醉机、HRA健康风险评估系统、电子肠镜,脑科手术显微镜等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对病人确诊及治疗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持。
医院现已成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达标单位、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Re医学教育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学科联盟成员单位、遵医附院脓毒症联盟成员单位等。与遵医医学院、专区医院,省医、贵州省中医药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建立医共体、学科联盟关系,遇到疑难杂症线上、线下会诊,专家下层支援迅速。
近年来,医院始终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遵循“厚德、博学、创新、奋进”的院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借鉴、引进先进医院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资源互补整合,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新模式;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经常以举办职工篮球赛、足球赛、文艺汇演等形式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倡导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员工提供合理薪酬及持续的职业发展环境,以培养、激励及挽留高质素的优秀人才。
奋楫笃行,共谱新篇。桐梓县人民医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为抓手,广泛凝聚各区域力量,找准制约发展障碍,厘清医改路径目标,在团结协作中提升基层方阵之能,在服务百姓中体现基层方阵之力,扎实推进桐梓县县域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桐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