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中山医院)始建于1928年,由爱国华侨和地方知名人士为弘扬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造福社会”的精神捐资兴建而成,时任厦门大学校长、医学专家林文庆博士出任首任院长。1981年,厦门中山医院作为特区重点配套项目迁址重建,并于1988年7月1日复办开诊,2005年成为厦门大学首家附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曾连续四年荣获“国考”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评价,连续入选三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顶级医院100强”。
医院目前拥有3个院区(院本部、金榜分部、厦禾分部),本部占地面积约59000平方米;金榜分部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厦禾分部占地面积约1550平方米。医院现有编制床位2500张,拥有教职员工32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家965名、硕士及博士956名、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135名,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厦门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也是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医院于1992年成为福建医学院教学医院,1998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2001年成为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2005年更名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设有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2013年被认定为教育部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014年医院成为第一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6个专科基地),2018年成为第一批国家普通外科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3年被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遴选为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省级培训基地(最高级,全市唯一),而后又获评2024年度神经外科“领航”培训基地。
医院积极推进科系融合,助力厦大“新医科”建设,2020年牵头成立厦门大学医学院首个学系——消化病学系,2021年牵头成立厦门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2021年获评厦门大学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性实践基地。2023年被认定为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护理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厦门市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及厦门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团队深耕临床护理、教学与科研,构建循证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并探索智慧护理等新模式。2021年成为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应用基地。医院重视专科护理建设,2013年获批福建省卫生厅首批手术室、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0年急诊专科、静脉治疗专科、手术室专科获评福建省护理学会首批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2024年获中华护理学会及福建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基于深厚积累,医院开设闽西南首个静疗PICC等9个专科护理门诊,推出8项线上免费咨询,2025年在全市公立医院中首家推出“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持续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的号召,着力打造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围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电子健康卡多卡融合、优化流程信息惠民、分级诊疗区域协同等四大主题多措并举,为患者打造贯穿就医全流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近些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卓有成效,获评“2017改善医疗服务全国信息化示范医院”;2018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2019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2020年获评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同年成为全省首家启用“信用就医”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并在全国率先开通融合了城市信用、金融信用、支付宝等多渠道的统一信用就医服务平台,令患者可以先诊疗后付费;2021年,医院顺利通过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通过该评审的医院;2024年6月获得“国家健康医疗隐私计算应用平台示范基地”授牌;202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流程自助“刷脸就医”。